中國郵學會深圳一日遊
主網頁   主網頁  

  回主頁

  本刊記者

blueline.gif (967 bytes)

                         
 

 中國郵學會成立以來,除了推動集郵文化活動,也提倡健康生活,組織康樂旅行活動。早年本會設有旅行組,負責舉辦本港境內旅行,參加會員很踴躍,僅1948年度就舉辦了12次旅行,地點有中灣、石澳、長洲等。近年因交通工具便利,旅行業發達,個人無論是在本地或外地旅行都很方便。因此本會較少舉辦團體旅行,對上兩次舉辦出境旅行一次是十年前即2001513日的深圳一日遊,參觀了大亞灣核電廠、南澳、大鵬所城,並途經郵史上有名的鯊魚涌。另一次是2006423日的澳門一日遊,參觀了當時新開幕的澳門通訊博物館、拜訪澳門集郵協會新會址、並由胡愛珍理事在博物館的演講廳作題為「集郵的樂趣」的演講、參觀蓮溪廟、澳門舊城牆遺址、哪吒廟、大三巴牌坊、關前正街舊物街、玫瑰堂、盧家大屋等,兩次出境旅行均令會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11218日星期日本會舉辦的深圳一日遊,共有近四十位會員和家屬參加,行程為沙頭角中英街、沙鹽郵局、蓮花山公園及深圳博物館。早上八時半,參加旅行的會員和家屬陸續到達集合地點--羅湖關口茶餐廳,本會領隊劉劍中副理事長和承辦活動的公誠旅行社導遊林聖先生一早就在這裡等候大家,點名到齊後隨即乘搭旅遊車,沿途觀看深圳市容,覺得深圳市建設發展十分迅速。

    第一站是乘旅遊巴士前往沙頭角中英街。中英街本名中興街,原來是一條乾涸的河道,即鸕鶿徑。1898英國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1899開始勘界,以潮漲時河流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的分界線。鸕鶿徑在上世紀20年代仍是沙頭角河一部份。不過,由於沙頭角一帶的河床比較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經完全乾涸。當時,港英政府並未限制居民往返香港與中國,所以河床變成了一條天然的街道,商店都紛紛在河床兩岸設立,形成中英街。中英街街上正中位置放置了八塊中英邊界界碑。194112月,日本侵佔香港,以阻礙交通為名拔除中英街37號界碑。抗戰勝利後,於19484月中英街雙方在沙頭角舉行隆重的重豎界碑典禮。英國方面改以在沙頭角邊界立20塊石碑作為邊界標誌,其中在沙頭角老鎮、中英街地帶有8塊界碑。1949後,港深邊界的中英街成為冷戰時期兩大敵對陣營對峙的最前線,並被列為邊境禁區,一般人不能進入,被蒙上神秘色彩。中國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香港回歸祖國後,沙頭角中英街的神秘面紗已逐步揭開,如今中英街雖然仍是受管制的禁區,但區外居民事前在有關機構辦理手續後,也可以用遊客身份進入參觀旅遊。當我們的旅遊車進入禁區時,有武警上車逐一查驗證件後才獲放行。

 
 
 

 
 

中英地界三號碑(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改複製品)

寧靜的沙頭角鎮,前面一排金字頂房屋是中英街,遠山是紅花嶺

 
       
 

aZ
 

中英街景

會員在中英街觀光

 
 

 

 
 

中方沙頭角邊境區設有一個「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原名為中英街歷史紀念館,始於由鎮內文化站幾間辦公室舉辦的「中英街的故事」展覽,後鹽田區政府投資在此建館,免費參觀。博物館23層為中英街歷史陳列廳,展示中英街各個歷史時期的圖片、模型和實物,讓參觀者暸解中英街的歷史和發展。頂層有觀景台,可以眺望大鵬灣及港境一方的景色,地下則設有小賣部,出售中英街明信片和其他紀念品,還刻有一枚紀念印章供參觀者蓋印,團友紛紛購買紀念品留念。博物館外有中英街警世鐘,是鹽田區政府為紀念香港回歸三周年而鑄造的。警世鐘的鐘裙由八個梯形組成,象徵中英街上的八塊中英界碑。鐘腰的圖案由香港市花洋紫荊和深圳市花勒杜鵑組成,象徵深港文化。鐘身圖案「日出沙頭,月懸海角」則是沙頭角地名由來。正面及背面分別鐫刻「中英街警世鐘」和「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幾個大字。鐘身上記敘了中英街割佔、抗爭、變遷、發展和回歸的一百年來的歷史。參觀完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導遊帶引大家由中英街第一號界碑起步,行向中英街商業區參觀。這一條兩百米長的街道,以「界碑石」為界,南邊屬香港,北邊屬深圳,其中第四號界碑位於中英街一棵百年老榕樹下,樹冠跨越兩地邊界,成為有趣景點。街道兩旁商鋪林立,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內地的居民在這裡購買港貨,然後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將貨物運出邊境區,賺取差價,展現了這「一國兩制」邊境區的特殊繁忙景像。

中午在沙頭角的寶港城酒樓享用豐富午餐,席間由劉劍中副理事長主持抽獎,獎品有超市禮券等。用膳完畢,乘旅遊車去附近的沙鹽郵局。「沙鹽」郵局是昔日的「沙頭角」郵局和「鹽田」郵局這兩間郵政機構合併而成。時近歲晚,郵局內排隊等候服務的人不少。幸好我們會員早有準備,紛紛拿出郵票、明信片和信封請沙鹽郵局的郵務人員蓋印,櫃檯也有一種「和諧深圳」郵資信封出售,郵局一位年青的郵務人員不厭其煩地將會友不斷遞上的郵封一一蓋上清楚的「沙鹽23號」郵戳,技巧純熟,值得贊揚。有些會員則將郵件投進門口的信箱,以收集實寄的郵品,作為這次旅行的紀念。

    下一站是深圳蓮花山公園。蓮花山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因山形似蓮花而得名,是中心區最大的公共綠色空間,那里曲徑通幽,綠草如茵。蓮花山是深圳最重要的市政公園之一,有人工湖、風箏廣場、椰風林大草地和休閒茶館等,景觀豐富,山水靈秀,在山頂可以俯瞰中心區鱗次櫛比的現代城市建築群。2000,為了紀念鄧小平對深圳發展做出的貢獻,深圳市政府在蓮花山主峰峰頂平台上建立了一座鄧小平銅像。我們到達峰頂鄧小平銅像前面的平台,有團體正舉行儀式向鄧小平致敬,因為由於鄧小平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高瞻遠矚,造就了今日繁榮富強的局面。

 
 
 

 

 
 

 
 

中午在沙頭角寶港城酒樓午餐

蓮花山主峰峰頂的鄧小平銅像

 
       
 

 
 

新建的深圳博物館

深圳博物館內觀

 
 

 

 
 

    最後一站是深圳博物館。深圳博物館是一座以地方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其建築主體是深圳市民中心的一部分,位於其東翼。總佔地面積1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000平方米,博物館總投資達2.4億元人民幣。深圳博物館主要包括4個展廳: 1. 深圳改革開放史展廳主要展示深圳自1978改革開放200830年間深圳取得的巨大建設成就及發展;2. 古代深圳展廳主要展示深圳的考古發現及深圳地區自人類活動開始到清朝鴉片戰爭前夕6,000年歷史; 3. 近代深圳展廳主要展示1839深圳自鴉片戰爭前夕至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百餘年歷史。包括割讓香港三洲田起義省港大罷工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事件,另有專門部分展示100多年來反映深圳地區民生情況的圖片、實物及再現實景; 4. 深圳民俗展廳主要展示深圳地區傳統的民俗文化,包括地區民俗、廣府民俗客家民俗及海洋文化民俗。另還有兒童專題廳和臨時展覽廳,展出藝術文化展品。這建築宏大的博物館,內容和展品都十分豐富,可惜旅行團預定參觀的時間有限,不能一一細意參觀和觀賞展品。值得下次專門再來深圳參觀。

 
 

 

 
 

 
 

沙鹽郵局門外的招牌

沙鹽郵局的營業廳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小賣部購得「沙頭角中英街勘界104周年」紀念封,蓋2003318日沙頭角戳

 
 

 

 
 

 

 
 

2003年仍未改名的沙頭角戳

沙鹽郵局的電腦日戳

沙鹽郵局的郵資機戳,代號為「營業231

 
     
 

    參觀完深圳博物館,時近黃昏,旅遊車將我們載到深圳福田口岸,旅行團就此解散,各人踏上歸港返家之途。這一日的行程,既是集郵之旅,更是了解港深兩地歷史的文化之旅和體驗深圳新面貌之旅。(編者按:會員劉銓登先生一部紀錄本會當日「深圳中英街及博物館遊」的旅遊日記式藏品集,已上載到本會網頁,網址為http://www.cpa-hk.net,請登臨欣賞。)

 
     
 

 
 

沙鹽郵局當天免費派發的廣告郵資片

「和諧深圳」郵資封蓋當天沙鹽郵局戳

 
 

 

 
 

 
 

當天投進沙鹽郵局門外郵筒的寄香港60分郵資片,欠資40分,蓋沙鹽郵局翌日郵戳及「沙頭角」舊名欠資戳

 
 

 

 
 

 
 

當日參加旅行的會員在蓋沙鹽郵局的信封上簽名,成為一件富有意義的紀念品

 
 

 

 
   
 

本會深圳旅行,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前的集體合照

 
     
 

 
 

 

 
 

按上兩圖可以分別看到蓋戳的折角情況的短片

 
 

 

 
  郵局一位年青的郵務人員不厭其煩地將會友不斷遞上的郵封一一蓋上清楚的「沙鹽23號」郵戳,技巧純熟,值得贊揚,請按蓋戳的小圖收看蓋戳的短片。  
     
     
 

會員劉銓登先生一部紀錄本會當日「深圳中英街及博物館遊」的旅遊日記式藏品集

 

                                                                                   

blueline.gif (967 bytes)

主網頁   主網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