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開放”-  社會集郵類

回主頁                                                  許率真

中郵會訊(總1552頁)

      “開放類”展品還有一個“妹妹”,叫做“社會集郵類”,或稱為“社會類”。1999年3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舉行的99世界郵票博覽會就第一次設立“社會集郵”這個新的展品類別,展出了34部展品。

“開放類”是80年代初期在北歐興起的。“社會集郵”是1988年方由FIP理事,國際郵展評審員E. 德魯斯首次提出,並從這一年悉尼澳大利亞國家郵展開始,成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郵展中的一個展品類別。此後在南太平洋地區逐步發展。社會類與開放類兩者的共同點是都屬試驗性的類別,都允許在展品中使用不超過50%的非郵品。不同之處是,“開放類”展示的內容和使用非郵品素材比較自由,“社會集郵”展示的內容側重關於社會的發展以及與郵政的關係,非郵品的素材要與集郵、展品主題有密切關係,比較多使用郵局物品或反映郵政服務的物品。可以說,“社會集郵”從使用的素材看較接近郵政歷史類,而展品的故事結構則接近專題集郵類。

 墨爾本99世界郵票博覽會“社會集郵類”34部展品除1部為榮譽展品外,獲獎成績不俗,獲金獎加特別獎的6部,獲大鍍金獎的7部(其中4部加特別獎),鍍金獎8部(其中1部加特別獎),大銀獎5部,銀獎3部,銅獎1部。得分最高的1部同時獲特設的“社會集郵獎”。試驗性展品獲得如此成績令人鼓舞。參展最多的是澳大利亞。而新西蘭卻在6部金獎加特別獎中佔3部。

 澳大利亞的一部《郵票盒》評80分得鍍金獎加特別獎,確有點特別。素材全部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歐美各國用於裝郵票的各種不同材質的盒子,有些裝飾得非常華麗。這樣的展品無法裝於展框,而是用兩個展櫃展示。這些素材豈不是100%非郵品?我與一位老集郵家談起這問題時,他說,歐美郵人也曾將這類包裝郵票的盒子視為郵品的組成部分,因此也可說100%是郵品。

 1997年10月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世界郵展展出了51部“開放類” 展品,國際郵展評審員不參加評審,而是由非郵展評審員組成的小組未按FIP郵展規則評出前4名,故有人不認為是首次在競賽性郵展設“開放類”。而澳大利亞墨爾本99世展的“社會集郵”展品,卻是由評審委員會評審,顯出對“社會集郵”這位“妹妹”的關愛。

        現在有人將“開放類與“社會類”視為兩種試驗性展品,也有人認為是不同形式的“開放類”。

 

 

  回主頁